Student Inspirations 學員感悟
力、氣、神合為一的奇迹
Thomas 谢
8/04/2014
十多年前,中文学校的太极文化班使我开始学习太极拳。初学太极拳,像很多人一样,我也只是认为它是一个适合中老年人的运动,虽然陆续学了陈氏太极和杨氏太极的套路,但我学拳也只是来活动筋骨而已,并没有想太多。直到我在学习了近五年后,突然发现打拳后,就算在寒冬,手脚也不会寒冷。心中渐渐了解到太极拳是有其独到之处,但是也只是把它当作一种强身健体的有氧运动而已。这观点直到彭文大师到中文学校教授赵堡太极才彻底改观。
彭文大师的赵堡太极拳彻底颠覆了我对太极的刻板印象,彭文大师也进而让我们得以看到太极拳武术应用的一面,虽然当时我尚无法理解的很多,但相对而言,当我学习了24式赵堡太极套路后,我直觉得的认為它非常适合初学者,不但容易上手而且打拳时气亦较通顺,尤其经过彭文师父对每招每式的用法不厌其烦的讲演,使我对学习太极拳态度产生了莫大的变化。日后我陆续学了43, 56, 75式赵堡太极套路,愈发体会到其力、气、神合為一的奇妙。
彭师父特有的教学方式及内容,让同学们在不知不觉中去掉双重的毛病,也渐渐培养出内力。除了拳架之外,彭文大师以推手来训练同学的“听力”。以擒拿和反擒拿来验证学习成果。因為赵堡太极拳入门方式和其他太极拳不同,刚开始学拳时亦有其它太极同好很热心的要“纠正”我,可是日子久了,他们也惊讶我们的进步,也渐渐认同彭师父是有其一套,不是“不对”而是“殊途同归”。
以个人浅见,要入门太极,必要把我们的反射神经系统的直觉反应重新训练起来。让我们不要硬顶硬抗,不是不用力,而是要洞悉外力的方向及结构,然后全身顺著对自己有利的方向施放巧力或卸去外力。简单而言,就是要练出“人不知我,我独知人。”的听力。师父每每叮咛和师兄弟练习时,要互相喂力,不要争强斗胜,务使大家在轻松的环境下,自然的增强身体听力,再配以内力练习,达到熟能生巧,“一动无有不动”。更要求大家把太极时时配合在日常生活上。不怕大家笑,我都是用太极内力来开瓶罐的,否则只用蛮力我还真打不开的。
其实太极拳真的很难用语言文字来传达,很多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法门,以师父再三叮咛「再松、更松」,师兄弟间彼此领悟就大有不同。但是我发觉只要认真的把师父教的暖身操、气功、拳架、站桩、推手··等等,不打折扣的做下来,自然就「松」得快,反之则全身硬梆梆的。要学好「太极拳」真的要有明师指导,否则练了半辈子,依然只是和做有氧运动无异,而不能体会其精妙之处。每个人练太极拳都会有不同的感受,太极拳又是浩瀚无涯,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层次,但又不知自己距离另一阶段有多远。有时当你自认为你有新的领悟,过几天又否定了。很多人认为学完拳架就好了,诸不知那才是开始。每一个阶层都是冷暖自知。在学习的阶段中,每个关卡,没有师父指点,很少没有灰心或放弃的,然后对人说太极“只是如此”。得彭师父教诲,教会我们这个可陪伴我们一生的「养生工具」实在是我们的幸运。也希望有更多人加入赵堡太极的大家庭。
趙堡太極拳学习体会
A. Pang
11/5/2013
我一直对练武极感兴趣。当时一般电影都极度强调外家拳和横练的硬功夫,又或展示高深的技巧和无比强大的肌肉力量。这些电影集合了近乎超人的武术视觉效果,深深的打动了我,让我对外家功夫充满向往,所以当我终於有机会和时间去学外家功夫时,我即全心全力的努力去锻炼。但是当我膝盖受伤后,我不犹得重新思考我选择的功夫之路是否正确。
当时我对太极拳的印象和各个一般通俗概念就是太极拳仅相当于健身操,只是一个的对健康有益的内家拳术。但是当我学习赵堡太极,彭师父突然带领我到另一更高境界,让我对太极拳有更深刻的认知。彭师父帮我为太极开了另一扇门,他以无比的热忱让我见识及了解到一个函括理论、养生、及技击应用的太极世界。我毫不犹豫的选择赵堡太极做为我武术追求的再出发,值得一题的是,虽然这些年来,我依然是全心全力的努力锻炼,但我膝盖旧伤却从未复发过。
彭师父有高深的太极造诣,最令我觉得神奇就是师父能以极细微但精确之防守动作,不但瞬间化解了对手的进攻路数,更同时轻轻松松、毫不费力、轻描淡写似的以最大的打击力还击于对手。在彭师父的循循教诲及监护下,我对赵堡太极由啟蒙而至入门。彭师父详尽的对每一动作皆提醒我们注意所有细节,更教我们如何结合理论与实际运用,使太极拳不再是一个抽象而又遥不可及的武术。当然,太极拳不是一个可以速成的武术。就算穷一生之力也不一定能掌握它的技巧,甚或一些高深技艺亦日渐失传。但是只要我们有像彭师父这样有热忱和能力,不辞劳苦的为推展太极而不吝分享、教导其经验及技能,太极必能继续发展光大下去的。
趙堡太極拳有感
Alan Wong
10/13/2014
大约8年前,我失去做阻力运动与有氧运动的兴趣, 而开始研究赵堡太极拳。我发现,彭老师所教导的赵堡太极拳不仅是体育锻炼。其实,赵堡太极拳包括以下内容:
1,表演艺术
2,体育锻练
3,冥想
4,推手训练
5,自卫术
表演艺术 - 很多初学者把太极拳作為一种表演艺术,他们被优美的动作所吸引。事实上,许多练者只练太极拳的这一方面。
体育锻练 - 从解剖学/生理学的观点,太极练习训练核心肌群(骨盆,臀部,腰部和腹部的肌肉)和腿部肌肉的协调。这类型的训练对改善平衡减少跌倒很有帮助。
一般认為太极拳动作缓慢,不能提供足够的心血管功能训练。其实赵堡太极拳包括快速动作,包括拳打,脚踢等武术动作,练者可以选择包括这些动作来提供心血管功能训练。
冥想 - 气功是赵堡太极拳高度重视的练习。从西医的角度,气功是一种古老的冥想。许多医生皆建议他们的病人练习冥想。
推手 - 学习推手后我意识到这是赵堡太极拳很高深的部份。它帮助我们改善生理和心理平衡,又训练头脑和身体平静和迅速地应对不同的情况
自卫术 - 我越练赵堡太极拳,我越意识到太极拳用于自卫术的智慧。
由於各种各样的好处,我对赵堡太极拳深感兴趣。我觉得所有年龄,不论男女,皆可受惠於赵堡太极拳。
Anthony Yung
9/18/2013
从小在电视与小説中知道有太极拳,又见到长者在公园练拳,因而对太极拳产生好奇。长者在公园练的就是太极拳的全部?看似缓慢柔弱的太极拳是否武术?太极拳能否以柔克刚借力打力?现代人能否学到?怎样学?
在生活中这些问题都不易找到明确的答案。电影小说当然是虚构,各种太极拳书籍也隐晦难明,成年后参加过不同的太极班,学一些太极拳套路和推手,但亦未能解答这些问题。
过了若干年,因朋友介绍去了彭老师赵堡太极拳介绍会,继而报名参加彭老师的太极课。在彭老师的课堂上有很多机会观看和体验老师亲身示范,从而认识太极拳是全面和高深的武术,又知道学会套路是太极拳的起点而不是终点,再而理解太极拳作为武术真实的一面,同时分辩出渲染和虚构的一面。通过老师教授各种训练的方法,逐步知道怎様去练习各种技术。当然,凡是做学问和学习技术,要掌握熟练需要天资,时间,和勤练,但能看到起点和路径令我深感兴趣。
此外,在彭老师课堂上学到太极拳和别武术和运动不同的一面。太极拳技术需要思考和推理,是脑部加上身体配合的运动,也需要用意志改变本能条件反射。因此,太极拳同时提供如下棋般的脑部锻炼和像打球般的身体协调和心血管运动锻炼,再加上太极拳可单独练习套路和站椿,亦可和同道互练推手,参加一种活动可以独自冥想,养生锻炼,也可作社交活动,一举多得,比打球和跑步等有弹性。
由於以上种种,我觉得彭老师教授的赵堡太极拳可使人乐此不疲, 是很好的终生兴趣。
力、氣、神合為一的奇迹
Thomas 谢
8/04/2014
十多年前,中文学校的太极文化班使我开始学习太极拳。初学太极拳,像很多人一样,我也只是认为它是一个适合中老年人的运动,虽然陆续学了陈氏太极和杨氏太极的套路,但我学拳也只是来活动筋骨而已,并没有想太多。直到我在学习了近五年后,突然发现打拳后,就算在寒冬,手脚也不会寒冷。心中渐渐了解到太极拳是有其独到之处,但是也只是把它当作一种强身健体的有氧运动而已。这观点直到彭文大师到中文学校教授赵堡太极才彻底改观。
彭文大师的赵堡太极拳彻底颠覆了我对太极的刻板印象,彭文大师也进而让我们得以看到太极拳武术应用的一面,虽然当时我尚无法理解的很多,但相对而言,当我学习了24式赵堡太极套路后,我直觉得的认為它非常适合初学者,不但容易上手而且打拳时气亦较通顺,尤其经过彭文师父对每招每式的用法不厌其烦的讲演,使我对学习太极拳态度产生了莫大的变化。日后我陆续学了43, 56, 75式赵堡太极套路,愈发体会到其力、气、神合為一的奇妙。
彭师父特有的教学方式及内容,让同学们在不知不觉中去掉双重的毛病,也渐渐培养出内力。除了拳架之外,彭文大师以推手来训练同学的“听力”。以擒拿和反擒拿来验证学习成果。因為赵堡太极拳入门方式和其他太极拳不同,刚开始学拳时亦有其它太极同好很热心的要“纠正”我,可是日子久了,他们也惊讶我们的进步,也渐渐认同彭师父是有其一套,不是“不对”而是“殊途同归”。
以个人浅见,要入门太极,必要把我们的反射神经系统的直觉反应重新训练起来。让我们不要硬顶硬抗,不是不用力,而是要洞悉外力的方向及结构,然后全身顺著对自己有利的方向施放巧力或卸去外力。简单而言,就是要练出“人不知我,我独知人。”的听力。师父每每叮咛和师兄弟练习时,要互相喂力,不要争强斗胜,务使大家在轻松的环境下,自然的增强身体听力,再配以内力练习,达到熟能生巧,“一动无有不动”。更要求大家把太极时时配合在日常生活上。不怕大家笑,我都是用太极内力来开瓶罐的,否则只用蛮力我还真打不开的。
其实太极拳真的很难用语言文字来传达,很多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法门,以师父再三叮咛「再松、更松」,师兄弟间彼此领悟就大有不同。但是我发觉只要认真的把师父教的暖身操、气功、拳架、站桩、推手··等等,不打折扣的做下来,自然就「松」得快,反之则全身硬梆梆的。要学好「太极拳」真的要有明师指导,否则练了半辈子,依然只是和做有氧运动无异,而不能体会其精妙之处。每个人练太极拳都会有不同的感受,太极拳又是浩瀚无涯,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层次,但又不知自己距离另一阶段有多远。有时当你自认为你有新的领悟,过几天又否定了。很多人认为学完拳架就好了,诸不知那才是开始。每一个阶层都是冷暖自知。在学习的阶段中,每个关卡,没有师父指点,很少没有灰心或放弃的,然后对人说太极“只是如此”。得彭师父教诲,教会我们这个可陪伴我们一生的「养生工具」实在是我们的幸运。也希望有更多人加入赵堡太极的大家庭。
趙堡太極拳学习体会
A. Pang
11/5/2013
我一直对练武极感兴趣。当时一般电影都极度强调外家拳和横练的硬功夫,又或展示高深的技巧和无比强大的肌肉力量。这些电影集合了近乎超人的武术视觉效果,深深的打动了我,让我对外家功夫充满向往,所以当我终於有机会和时间去学外家功夫时,我即全心全力的努力去锻炼。但是当我膝盖受伤后,我不犹得重新思考我选择的功夫之路是否正确。
当时我对太极拳的印象和各个一般通俗概念就是太极拳仅相当于健身操,只是一个的对健康有益的内家拳术。但是当我学习赵堡太极,彭师父突然带领我到另一更高境界,让我对太极拳有更深刻的认知。彭师父帮我为太极开了另一扇门,他以无比的热忱让我见识及了解到一个函括理论、养生、及技击应用的太极世界。我毫不犹豫的选择赵堡太极做为我武术追求的再出发,值得一题的是,虽然这些年来,我依然是全心全力的努力锻炼,但我膝盖旧伤却从未复发过。
彭师父有高深的太极造诣,最令我觉得神奇就是师父能以极细微但精确之防守动作,不但瞬间化解了对手的进攻路数,更同时轻轻松松、毫不费力、轻描淡写似的以最大的打击力还击于对手。在彭师父的循循教诲及监护下,我对赵堡太极由啟蒙而至入门。彭师父详尽的对每一动作皆提醒我们注意所有细节,更教我们如何结合理论与实际运用,使太极拳不再是一个抽象而又遥不可及的武术。当然,太极拳不是一个可以速成的武术。就算穷一生之力也不一定能掌握它的技巧,甚或一些高深技艺亦日渐失传。但是只要我们有像彭师父这样有热忱和能力,不辞劳苦的为推展太极而不吝分享、教导其经验及技能,太极必能继续发展光大下去的。
趙堡太極拳有感
Alan Wong
10/13/2014
大约8年前,我失去做阻力运动与有氧运动的兴趣, 而开始研究赵堡太极拳。我发现,彭老师所教导的赵堡太极拳不仅是体育锻炼。其实,赵堡太极拳包括以下内容:
1,表演艺术
2,体育锻练
3,冥想
4,推手训练
5,自卫术
表演艺术 - 很多初学者把太极拳作為一种表演艺术,他们被优美的动作所吸引。事实上,许多练者只练太极拳的这一方面。
体育锻练 - 从解剖学/生理学的观点,太极练习训练核心肌群(骨盆,臀部,腰部和腹部的肌肉)和腿部肌肉的协调。这类型的训练对改善平衡减少跌倒很有帮助。
一般认為太极拳动作缓慢,不能提供足够的心血管功能训练。其实赵堡太极拳包括快速动作,包括拳打,脚踢等武术动作,练者可以选择包括这些动作来提供心血管功能训练。
冥想 - 气功是赵堡太极拳高度重视的练习。从西医的角度,气功是一种古老的冥想。许多医生皆建议他们的病人练习冥想。
推手 - 学习推手后我意识到这是赵堡太极拳很高深的部份。它帮助我们改善生理和心理平衡,又训练头脑和身体平静和迅速地应对不同的情况
自卫术 - 我越练赵堡太极拳,我越意识到太极拳用于自卫术的智慧。
由於各种各样的好处,我对赵堡太极拳深感兴趣。我觉得所有年龄,不论男女,皆可受惠於赵堡太极拳。
Anthony Yung
9/18/2013
从小在电视与小説中知道有太极拳,又见到长者在公园练拳,因而对太极拳产生好奇。长者在公园练的就是太极拳的全部?看似缓慢柔弱的太极拳是否武术?太极拳能否以柔克刚借力打力?现代人能否学到?怎样学?
在生活中这些问题都不易找到明确的答案。电影小说当然是虚构,各种太极拳书籍也隐晦难明,成年后参加过不同的太极班,学一些太极拳套路和推手,但亦未能解答这些问题。
过了若干年,因朋友介绍去了彭老师赵堡太极拳介绍会,继而报名参加彭老师的太极课。在彭老师的课堂上有很多机会观看和体验老师亲身示范,从而认识太极拳是全面和高深的武术,又知道学会套路是太极拳的起点而不是终点,再而理解太极拳作为武术真实的一面,同时分辩出渲染和虚构的一面。通过老师教授各种训练的方法,逐步知道怎様去练习各种技术。当然,凡是做学问和学习技术,要掌握熟练需要天资,时间,和勤练,但能看到起点和路径令我深感兴趣。
此外,在彭老师课堂上学到太极拳和别武术和运动不同的一面。太极拳技术需要思考和推理,是脑部加上身体配合的运动,也需要用意志改变本能条件反射。因此,太极拳同时提供如下棋般的脑部锻炼和像打球般的身体协调和心血管运动锻炼,再加上太极拳可单独练习套路和站椿,亦可和同道互练推手,参加一种活动可以独自冥想,养生锻炼,也可作社交活动,一举多得,比打球和跑步等有弹性。
由於以上种种,我觉得彭老师教授的赵堡太极拳可使人乐此不疲, 是很好的终生兴趣。